丹麦

作者:ceatec 时间:2021/01/11

1. 地理位置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是西欧、北欧陆上交通的枢纽,被人们称为“西北欧桥梁”。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面积4.3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海岸线全长8750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丹麦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属于东1区,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3月到10月为夏令时,期间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2.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率】丹麦是开放式小国经济,工农业都很发达,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原材料和资源匮乏,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丹麦外贸连续多年总体保持顺差,主要来源于服务贸易顺差。2019年,丹麦经济增长2.4%,通胀水平和失业率持续低位,人均收入在欧盟国家中保持前列。

【财政收支】2019年,丹麦政府财政收入12365.1亿丹麦克朗,财政支出11516.3亿丹麦克朗,财政盈余848.8亿丹麦克朗,占GDP比重为3.7%

【失业率】2019年,丹麦全年平均失业率为3.7%。

【外汇储备】截至2019年底,丹麦外汇储备总额4461亿丹麦克朗(约668.8亿美元)。

【产业结构】2019年,丹麦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7%、24.1%和74.2%。2019年,丹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占GDP的比例分别为46.4%、22.2%和6.9%。

【通胀率】2019年,丹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0.7%。

【政府债务】截至2019年底,丹麦政府债务余额为6122.4亿丹麦克朗(917.9亿美元),占GDP的26.4%;其中,内债为6117.4亿丹麦克朗(917.2亿美元),占GDP的26.4%,外债为5亿克朗(0.7亿美元),占GDP的0.02%。丹麦的债务结构合理,2年以上长期债务占总债务的76.2%,一年以下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12.7%。丹麦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长期保持3A信用评级的国家之一,外债不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限制。

截至2020年4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对丹麦主权信用评级均为AAA。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丹麦一季度经济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2.1%。丹麦2月底出现疫情后,3月份通胀率由2月的0.8%下降至0.4%,失业率由2月的3.7%上升至4.1%。一季度丹麦进出口同比增长1.2%,但3月份下降1.9%,3月进口下降了5.8%。疫情对丹麦投资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丹麦一季度吸引外资同比增长87.6%,对外投资同比增长9.5%。


3. 自然资源

      丹麦自然资源种类少,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1972年起开采石油,截至2017年底,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1.6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800亿立方米,已探明褐煤储量9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56.2万公顷,覆盖率约为13%。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


4. 基础设施

4.1 公路 

截至2019年1月1日,丹麦公路总长747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29公里,共有各种机动车约462.3万辆,其中小轿车265.2万辆、货车42.3万辆、巴士1.3万辆。丹麦拥有发达、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可迅捷地通往北欧地区各大市场。连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的厄勒大桥2000年开通后,丹麦成为通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天然门户。

 4.2 铁路

 截至2019年1月1日,丹麦铁路里程2540公里。铁路网密度为每1000平方公里国土拥有铁路60公里。丹麦铁路与德国和瑞典联通,许多铁路线铺设在大型桥梁上,如连接西兰岛和菲英岛的大贝尔特海峡大桥和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厄勒海峡大桥。2018年丹麦铁路货运量为961万吨,客运人数达2.73亿人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地铁一期于2002年通车,2007年全面完工。目前有4条线路,其中1、2号线总长21公里,其中地下10公里,地上11公里,共22个地铁站,覆盖了哥本哈根主要地区和机场。3号线为地下环线,总长15.5公里,共17个地铁站。4号线作为3号线的支线于2020年3月28日开通哥本哈根市地铁准时可靠,2010年在伦敦举行的地铁大会上被授予“最佳地铁”和“最佳无人驾驶地铁”两项殊荣。

4.3 空运 

丹麦共拥有23座机场,包括4座国际机场。位于首都的哥本哈根机场是欧洲四大机场之一,为北欧地区的重要空运枢纽,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大的机场,欧洲主要城市均在该机场2小时飞行区覆盖范围内。哥本哈根机场2015年获得多项国际荣誉,包括全球最佳路线发展奖、全球最准时中型机场、欧洲最高效机场、欧洲最佳行李交付机场和北欧最佳机场。此外,该机场安全性排名全球第二。该机场距离市中心仅8公里,到达哥本哈根中央火车站仅需15分钟。

目前共有超过60家航空公司在该机场运营,服务全球120多个目的港。哥本哈根机场2019年客运量为3025.7万人次,未来将增容客运量至每年4000万人次。北京、上海至丹麦哥本哈根已开通直飞航线。2018年5月2日,国泰航空公司开通香港—哥本哈根直飞航线(已停飞)。2018年5月30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通北京—哥本哈根直飞航线。2018年12月10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通成都—哥本哈根直飞航线(因疫情暂停)。除哥本哈根外,丹麦还有三座国际机场,分别位于日德兰半岛上的奥胡斯、奥尔堡和贝伦市。2017年丹麦空运货物总量为27万吨。

4.4 水运 

丹麦水运发达,海运肩负着主要的对外贸易运输。丹麦海岸线全长7314公里,拥有146个海港,奥胡斯港和菲德烈西亚港货运量居前列。其中1/4的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占海运货物总量的90%,丹麦港口与世界各主要港口间有货运线路。水路总长为400公里。2016年,丹麦各主要港口的船只合计48.9万艘。港口中有74个为客运港口,一半以上客运港口年客运量达到25万人。许多交通港口在国内有渡船航线。2019年丹麦水运货物总量8289.8万吨,客运量3274.4万人次。

 4.5 通信 

     【电话】丹麦拥有欧洲最先进的通信设施和数字化网络。丹麦固定电话网用户约为169万户,3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为727万户,平均每人使用1.3部手机;98%的丹麦家庭拥有移动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互联网】丹麦政府重视互联网和数字化建设。近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造“数字丹麦”。丹麦是欧洲国家中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国家,88%的丹麦居民使用网上银行,82%的丹麦消费者使用网上购物,83%的网购交易在丹麦境内,丹麦的网上商户在消费者中有较高的信任指数;社交网站在丹麦人中也非常流行,在16-74岁的人群中,拥有社交网站账户的丹麦人有58%,而欧盟平均水平只有38%。根据欧盟2018年“数字社会经济指数”排名,丹麦社会经济的数字化程度位居欧洲第一。

     【邮政】丹麦于2005年开始在邮政领域推行私有化。2009年,丹麦邮政(Post Denmark A/S)与瑞典邮政(Swedish Posten AB)合并为北欧邮政(PostNord),目前在丹麦有6244名员工,约1500个营业网点。由于社会数字化发展等原因,北欧邮政的业务连年下滑并持续亏损,经采取裁员、削减网点等措施,2019年公司营业利润为5.41亿瑞典克朗(约合5700万美元)。

4.6  电力 

丹麦共有6000个大小发电厂,主要使用煤、风能、天然气、生物沼气发电,其中风力发电占47%。丹麦政府提出,到2020年风力发电量的占比要达到50%,到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燃料,能源需求100%由清洁能源提供。丹麦的电力市场改革始于1999年电力供应法案,该法案要求输电和配电打破垄断,与发电和售电完全分开,实现无绑定责任。新的电力供应法案包括一项全面的路线图,规定丹麦终端电力用户市场放开的时间点。2013年1月1日,丹麦电力市场全面开放,且运行良好。目前,丹麦电网已与北欧实现网络对接,丹麦、瑞典、挪威、芬兰之间建立了北欧电力市场,进行电力的相互输送。中资企业到丹麦投资设厂不需自备发电设备。


5. 发展规划

      丹麦政府在《丹麦2020:知识、增长、繁荣、福利》中提出到2020年的丹麦10大发展目标包括:使丹麦跻身全球最富有国家;使丹麦高技能劳动力供给排在全球前10位;使丹麦在校学生跻身全球最聪明学生行列,至少有一所丹麦大学跻身欧洲前10位;使丹麦跻身全球10大寿命最长国家之一;使丹麦成为全球能源效率最高的三个国家之一;使丹麦成为创造平等机会最好的国家之一;使丹麦成为最自由的国家,同时也是欧洲国家中移民融合最好的国家;使丹麦人成为世界上信任度和安全度最高的人;使丹麦公共部门成为世界上工作效率最高、官僚作风最低的部门之一。

      丹麦政府2013年初提出《丹麦增长计划:提高商业竞争力和扩大就业》,旨在通过减免商业税收和扩大公共投资等方式,促进丹麦经济增长,并在2020年底前创造1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该增长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将公司税从25%降至22%;削减向企业征收的能源税;削减酒店业增值税;增加公共房屋翻修投资;增加成人培训和再教育。丹麦政府2014年5月发布名为《丹麦彻底走出危机—公司的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计划,以使丹麦彻底摆脱金融危机,促进商业增长。该计划包括四大领域的89项措施,目标是更加低廉的成本、更加容易地创造就业。四大领域分别是:(1)企业经营。使企业经营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包括减少企业因能源消费而需缴纳的58亿丹麦克朗(约合10.8亿美元)公共服务税。(2)企业融资。使企业融资渠道更加通畅,包括为小企业融资提供优惠,降低企业红利税,将目前实施的企业发展贷款计划和出口信贷计划的到期时间由2015年延长至2020年。(3)价格。政府投入33亿克朗,通过提高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效率,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实施更加平衡的建筑行业国家标准,提高私营服务部门竞争力。(4)劳动力和生产。政府投入30亿克朗,通过增加海外招聘、优化成人教育、增加实习岗位和加大研发,提高劳动力技能和生产水平。预计该计划将为丹麦经济增长贡献60亿克朗,同时为企业减少40亿克朗费用,并在2020年前为企业带来额外的80亿克朗投资。2018年3月,丹麦外交部发布《经济外交战略2018-2020:走向世界—新的增长路径》,对未来三年丹麦的经济外交做出总体部署,提出进一步开拓市场、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为主要目标,通过贸易政策、国际化和投资促进措施、对外和发展战略、机构合作、公共外交和新型的“科技外交”,包括设全球首位专职的“科技大使”等措施落实该战略,为丹麦企业创造价值。


6. 双边合作

      丹麦目前是中国在北欧地区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第三大技术转让方。

    【经贸协定】早在1974年,中丹双方签署了《海运协定》。1979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80年起中丹两国建立经贸联委会制度。1985年双方签订《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1994年双方签署《关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合作协议》。2010年5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丹麦王国外交部关于在中丹经贸联委会框架下建立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6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丹麦外交部关于在中丹联委会框架下设立贸易与投资领域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城市化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丹麦贸易委员会关于开展医药贸易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双边贸易】中丹两国保持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丹货物贸易迅猛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双边贸易额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0.2%。其中,中国对丹麦出口67.5亿美元,同比下降7.5%;中国自丹麦进口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丹麦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丹麦统计局分类统计,化工产品(含医药产品)、食品和活动物、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原材料(含貂皮)是丹麦对中国出口的前5大类产品。2019年出口额分别是18.4亿美元、16亿美元、11.4亿美元、3.8亿美元和2.5亿美元,占丹麦对中国出口额的34%、29.6%、21%、7%和4.6%,同比增幅分别为25.4%、68.3%、13%、13.6%和-18.9%。丹麦自中国进口的前5大类商品是杂项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化工产品和食品和活动物,2019年进口额分别为28亿美元、27.1亿美元、10.9亿美元、5亿美元和1.4亿美元,分别占丹麦自中国进口的38.2%、37%、14.9%、6.9%和1.9%,增幅分别为-1.2%、10.2%、6.5%、-7.8%和-11.8%。

    【双向投资】丹麦对中国投资始于1982年。截至2019年底,丹麦在中国投资项目共1111个,实际投资41.9亿美元。2019年丹麦在中国投资项目61个,实际投资金额8928万美元。丹麦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领域,主要投资地区为东部地区,主要项目包括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格兰富(天津)阀门科技有限公司和丹尼斯冠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对丹麦投资规模不大,企业数量不多,但近年来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民营企业主动参与,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国对丹麦直接投资流量6026万美元;截至2019年末,中国对丹麦直接投资存量2.95亿美元。

    【引进项目】丹麦在可再生能源、制药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双边科技合作潜力巨大。截至2019年底,中国自丹麦引进技术和设备项目数1012个,合同金额52.5亿美元。2019年,中国自丹麦引进57个技术合同项目,合同金额2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航空、电子、通讯、有色和化工等。

    【承包劳务】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国企业在丹麦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份,新签合同额178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918万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4人,年末在丹麦劳务人员123人。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有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丹麦哥本哈根地铁项目。

    【货币互换】目前,中国尚未与丹麦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合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丹麦王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丹两国于1980年建立经贸联委会机制,联委会下设有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2017年3月13日,中国丹麦政府间经贸联委会第22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和丹麦外交大臣萨穆埃尔森共同主持召开。双方就扩大双向投资、节能环保、医药、农业与食品等重点领域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中欧经贸关系等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并就中丹开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进行探讨。

目前,中丹两国尚未签订产能合作协议和基础设施合作协议,中国未在丹麦投资开发经贸合作区或工业园区。


7. 投资风险

      在丹麦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前要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事中要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切实保障自身利益。风险考察和规避工作,既包括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开展资信调查和评估,也包括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分析和规避,对项目本身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等。建议企业积极利用保险、担保、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这些业务包括:保险类机构的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类信用保险、财产保险、人身安全保险等,银行的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各种机构的各类担保业务(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保函)等。

      建议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使用中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保障产品;也可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商业担保服务。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是中国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公司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保险产品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对因投资所在国(地区)发生的国有化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违约等政治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公司提供风险保障。了解相关服务,请登录该公司网站www.sinosure.com.cn

      如果在没有有效风险规避情况下发生风险损失,也要根据损失情况,尽快通过自身或相关手段追偿损失。通过信用保险机构承保的业务,则由信用保险机构定损核赔、补偿风险损失。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CHINA-EUROPE ASSOCIATION FOR TECHNICAL & ECONOMIC COOPERATION

地址:中国-北京市 邮编:100710

电话:010-6451 6951 邮箱:office@ceatec.org.cn 传真:010-6451 5497

ICP备案:京ICP备1704683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52号

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版权所有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丹麦

作者:ceatec时间:2021/01/11

1. 地理位置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是西欧、北欧陆上交通的枢纽,被人们称为“西北欧桥梁”。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面积4.3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海岸线全长8750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丹麦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属于东1区,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3月到10月为夏令时,期间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2.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率】丹麦是开放式小国经济,工农业都很发达,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原材料和资源匮乏,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丹麦外贸连续多年总体保持顺差,主要来源于服务贸易顺差。2019年,丹麦经济增长2.4%,通胀水平和失业率持续低位,人均收入在欧盟国家中保持前列。

【财政收支】2019年,丹麦政府财政收入12365.1亿丹麦克朗,财政支出11516.3亿丹麦克朗,财政盈余848.8亿丹麦克朗,占GDP比重为3.7%

【失业率】2019年,丹麦全年平均失业率为3.7%。

【外汇储备】截至2019年底,丹麦外汇储备总额4461亿丹麦克朗(约668.8亿美元)。

【产业结构】2019年,丹麦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7%、24.1%和74.2%。2019年,丹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占GDP的比例分别为46.4%、22.2%和6.9%。

【通胀率】2019年,丹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0.7%。

【政府债务】截至2019年底,丹麦政府债务余额为6122.4亿丹麦克朗(917.9亿美元),占GDP的26.4%;其中,内债为6117.4亿丹麦克朗(917.2亿美元),占GDP的26.4%,外债为5亿克朗(0.7亿美元),占GDP的0.02%。丹麦的债务结构合理,2年以上长期债务占总债务的76.2%,一年以下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12.7%。丹麦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长期保持3A信用评级的国家之一,外债不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限制。

截至2020年4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对丹麦主权信用评级均为AAA。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丹麦一季度经济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2.1%。丹麦2月底出现疫情后,3月份通胀率由2月的0.8%下降至0.4%,失业率由2月的3.7%上升至4.1%。一季度丹麦进出口同比增长1.2%,但3月份下降1.9%,3月进口下降了5.8%。疫情对丹麦投资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丹麦一季度吸引外资同比增长87.6%,对外投资同比增长9.5%。


3. 自然资源

      丹麦自然资源种类少,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1972年起开采石油,截至2017年底,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1.6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800亿立方米,已探明褐煤储量9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56.2万公顷,覆盖率约为13%。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


4. 基础设施

4.1 公路 

截至2019年1月1日,丹麦公路总长747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29公里,共有各种机动车约462.3万辆,其中小轿车265.2万辆、货车42.3万辆、巴士1.3万辆。丹麦拥有发达、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可迅捷地通往北欧地区各大市场。连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的厄勒大桥2000年开通后,丹麦成为通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天然门户。

 4.2 铁路

 截至2019年1月1日,丹麦铁路里程2540公里。铁路网密度为每1000平方公里国土拥有铁路60公里。丹麦铁路与德国和瑞典联通,许多铁路线铺设在大型桥梁上,如连接西兰岛和菲英岛的大贝尔特海峡大桥和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厄勒海峡大桥。2018年丹麦铁路货运量为961万吨,客运人数达2.73亿人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地铁一期于2002年通车,2007年全面完工。目前有4条线路,其中1、2号线总长21公里,其中地下10公里,地上11公里,共22个地铁站,覆盖了哥本哈根主要地区和机场。3号线为地下环线,总长15.5公里,共17个地铁站。4号线作为3号线的支线于2020年3月28日开通哥本哈根市地铁准时可靠,2010年在伦敦举行的地铁大会上被授予“最佳地铁”和“最佳无人驾驶地铁”两项殊荣。

4.3 空运 

丹麦共拥有23座机场,包括4座国际机场。位于首都的哥本哈根机场是欧洲四大机场之一,为北欧地区的重要空运枢纽,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大的机场,欧洲主要城市均在该机场2小时飞行区覆盖范围内。哥本哈根机场2015年获得多项国际荣誉,包括全球最佳路线发展奖、全球最准时中型机场、欧洲最高效机场、欧洲最佳行李交付机场和北欧最佳机场。此外,该机场安全性排名全球第二。该机场距离市中心仅8公里,到达哥本哈根中央火车站仅需15分钟。

目前共有超过60家航空公司在该机场运营,服务全球120多个目的港。哥本哈根机场2019年客运量为3025.7万人次,未来将增容客运量至每年4000万人次。北京、上海至丹麦哥本哈根已开通直飞航线。2018年5月2日,国泰航空公司开通香港—哥本哈根直飞航线(已停飞)。2018年5月30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通北京—哥本哈根直飞航线。2018年12月10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通成都—哥本哈根直飞航线(因疫情暂停)。除哥本哈根外,丹麦还有三座国际机场,分别位于日德兰半岛上的奥胡斯、奥尔堡和贝伦市。2017年丹麦空运货物总量为27万吨。

4.4 水运 

丹麦水运发达,海运肩负着主要的对外贸易运输。丹麦海岸线全长7314公里,拥有146个海港,奥胡斯港和菲德烈西亚港货运量居前列。其中1/4的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占海运货物总量的90%,丹麦港口与世界各主要港口间有货运线路。水路总长为400公里。2016年,丹麦各主要港口的船只合计48.9万艘。港口中有74个为客运港口,一半以上客运港口年客运量达到25万人。许多交通港口在国内有渡船航线。2019年丹麦水运货物总量8289.8万吨,客运量3274.4万人次。

 4.5 通信 

     【电话】丹麦拥有欧洲最先进的通信设施和数字化网络。丹麦固定电话网用户约为169万户,3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为727万户,平均每人使用1.3部手机;98%的丹麦家庭拥有移动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互联网】丹麦政府重视互联网和数字化建设。近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造“数字丹麦”。丹麦是欧洲国家中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国家,88%的丹麦居民使用网上银行,82%的丹麦消费者使用网上购物,83%的网购交易在丹麦境内,丹麦的网上商户在消费者中有较高的信任指数;社交网站在丹麦人中也非常流行,在16-74岁的人群中,拥有社交网站账户的丹麦人有58%,而欧盟平均水平只有38%。根据欧盟2018年“数字社会经济指数”排名,丹麦社会经济的数字化程度位居欧洲第一。

     【邮政】丹麦于2005年开始在邮政领域推行私有化。2009年,丹麦邮政(Post Denmark A/S)与瑞典邮政(Swedish Posten AB)合并为北欧邮政(PostNord),目前在丹麦有6244名员工,约1500个营业网点。由于社会数字化发展等原因,北欧邮政的业务连年下滑并持续亏损,经采取裁员、削减网点等措施,2019年公司营业利润为5.41亿瑞典克朗(约合5700万美元)。

4.6  电力 

丹麦共有6000个大小发电厂,主要使用煤、风能、天然气、生物沼气发电,其中风力发电占47%。丹麦政府提出,到2020年风力发电量的占比要达到50%,到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燃料,能源需求100%由清洁能源提供。丹麦的电力市场改革始于1999年电力供应法案,该法案要求输电和配电打破垄断,与发电和售电完全分开,实现无绑定责任。新的电力供应法案包括一项全面的路线图,规定丹麦终端电力用户市场放开的时间点。2013年1月1日,丹麦电力市场全面开放,且运行良好。目前,丹麦电网已与北欧实现网络对接,丹麦、瑞典、挪威、芬兰之间建立了北欧电力市场,进行电力的相互输送。中资企业到丹麦投资设厂不需自备发电设备。


5. 发展规划

      丹麦政府在《丹麦2020:知识、增长、繁荣、福利》中提出到2020年的丹麦10大发展目标包括:使丹麦跻身全球最富有国家;使丹麦高技能劳动力供给排在全球前10位;使丹麦在校学生跻身全球最聪明学生行列,至少有一所丹麦大学跻身欧洲前10位;使丹麦跻身全球10大寿命最长国家之一;使丹麦成为全球能源效率最高的三个国家之一;使丹麦成为创造平等机会最好的国家之一;使丹麦成为最自由的国家,同时也是欧洲国家中移民融合最好的国家;使丹麦人成为世界上信任度和安全度最高的人;使丹麦公共部门成为世界上工作效率最高、官僚作风最低的部门之一。

      丹麦政府2013年初提出《丹麦增长计划:提高商业竞争力和扩大就业》,旨在通过减免商业税收和扩大公共投资等方式,促进丹麦经济增长,并在2020年底前创造1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该增长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将公司税从25%降至22%;削减向企业征收的能源税;削减酒店业增值税;增加公共房屋翻修投资;增加成人培训和再教育。丹麦政府2014年5月发布名为《丹麦彻底走出危机—公司的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计划,以使丹麦彻底摆脱金融危机,促进商业增长。该计划包括四大领域的89项措施,目标是更加低廉的成本、更加容易地创造就业。四大领域分别是:(1)企业经营。使企业经营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包括减少企业因能源消费而需缴纳的58亿丹麦克朗(约合10.8亿美元)公共服务税。(2)企业融资。使企业融资渠道更加通畅,包括为小企业融资提供优惠,降低企业红利税,将目前实施的企业发展贷款计划和出口信贷计划的到期时间由2015年延长至2020年。(3)价格。政府投入33亿克朗,通过提高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效率,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实施更加平衡的建筑行业国家标准,提高私营服务部门竞争力。(4)劳动力和生产。政府投入30亿克朗,通过增加海外招聘、优化成人教育、增加实习岗位和加大研发,提高劳动力技能和生产水平。预计该计划将为丹麦经济增长贡献60亿克朗,同时为企业减少40亿克朗费用,并在2020年前为企业带来额外的80亿克朗投资。2018年3月,丹麦外交部发布《经济外交战略2018-2020:走向世界—新的增长路径》,对未来三年丹麦的经济外交做出总体部署,提出进一步开拓市场、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为主要目标,通过贸易政策、国际化和投资促进措施、对外和发展战略、机构合作、公共外交和新型的“科技外交”,包括设全球首位专职的“科技大使”等措施落实该战略,为丹麦企业创造价值。


6. 双边合作

      丹麦目前是中国在北欧地区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第三大技术转让方。

    【经贸协定】早在1974年,中丹双方签署了《海运协定》。1979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80年起中丹两国建立经贸联委会制度。1985年双方签订《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1994年双方签署《关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合作协议》。2010年5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丹麦王国外交部关于在中丹经贸联委会框架下建立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6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丹麦外交部关于在中丹联委会框架下设立贸易与投资领域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城市化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丹麦贸易委员会关于开展医药贸易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双边贸易】中丹两国保持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丹货物贸易迅猛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双边贸易额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0.2%。其中,中国对丹麦出口67.5亿美元,同比下降7.5%;中国自丹麦进口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丹麦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丹麦统计局分类统计,化工产品(含医药产品)、食品和活动物、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原材料(含貂皮)是丹麦对中国出口的前5大类产品。2019年出口额分别是18.4亿美元、16亿美元、11.4亿美元、3.8亿美元和2.5亿美元,占丹麦对中国出口额的34%、29.6%、21%、7%和4.6%,同比增幅分别为25.4%、68.3%、13%、13.6%和-18.9%。丹麦自中国进口的前5大类商品是杂项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化工产品和食品和活动物,2019年进口额分别为28亿美元、27.1亿美元、10.9亿美元、5亿美元和1.4亿美元,分别占丹麦自中国进口的38.2%、37%、14.9%、6.9%和1.9%,增幅分别为-1.2%、10.2%、6.5%、-7.8%和-11.8%。

    【双向投资】丹麦对中国投资始于1982年。截至2019年底,丹麦在中国投资项目共1111个,实际投资41.9亿美元。2019年丹麦在中国投资项目61个,实际投资金额8928万美元。丹麦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领域,主要投资地区为东部地区,主要项目包括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格兰富(天津)阀门科技有限公司和丹尼斯冠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对丹麦投资规模不大,企业数量不多,但近年来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民营企业主动参与,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国对丹麦直接投资流量6026万美元;截至2019年末,中国对丹麦直接投资存量2.95亿美元。

    【引进项目】丹麦在可再生能源、制药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双边科技合作潜力巨大。截至2019年底,中国自丹麦引进技术和设备项目数1012个,合同金额52.5亿美元。2019年,中国自丹麦引进57个技术合同项目,合同金额2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航空、电子、通讯、有色和化工等。

    【承包劳务】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国企业在丹麦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份,新签合同额178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918万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4人,年末在丹麦劳务人员123人。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有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丹麦哥本哈根地铁项目。

    【货币互换】目前,中国尚未与丹麦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合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丹麦王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丹两国于1980年建立经贸联委会机制,联委会下设有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2017年3月13日,中国丹麦政府间经贸联委会第22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和丹麦外交大臣萨穆埃尔森共同主持召开。双方就扩大双向投资、节能环保、医药、农业与食品等重点领域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中欧经贸关系等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并就中丹开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进行探讨。

目前,中丹两国尚未签订产能合作协议和基础设施合作协议,中国未在丹麦投资开发经贸合作区或工业园区。


7. 投资风险

      在丹麦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前要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事中要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切实保障自身利益。风险考察和规避工作,既包括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开展资信调查和评估,也包括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分析和规避,对项目本身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等。建议企业积极利用保险、担保、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这些业务包括:保险类机构的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类信用保险、财产保险、人身安全保险等,银行的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各种机构的各类担保业务(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保函)等。

      建议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使用中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保障产品;也可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商业担保服务。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是中国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公司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保险产品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对因投资所在国(地区)发生的国有化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违约等政治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公司提供风险保障。了解相关服务,请登录该公司网站www.sinosure.com.cn

      如果在没有有效风险规避情况下发生风险损失,也要根据损失情况,尽快通过自身或相关手段追偿损失。通过信用保险机构承保的业务,则由信用保险机构定损核赔、补偿风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