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今年前八月海外微短剧市场总收入同比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11月11日电 (鲍梦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11日在浙江杭州发布。白皮书显示,2025年1月至8月,海外微短剧市场总收入达1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
微短剧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载体。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在发布上述白皮书时指出,一方面,成熟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实现内容产能与品质的双重保障,让承载中国文化价值的故事得以规模化呈现;另一方面,深厚的网文IP资源库蕴藏着海量东方故事原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滋养。
白皮书还围绕产业概况、内容创作、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梳理了中国微短剧发展趋势。
今年1月至8月,中国微短剧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120.5分钟。据长视频应用近两年使用时长趋势推测,微短剧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或已超过长视频应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动画微电影、AI真人剧迅速成长。中国AI真人剧于2024年下半年实现关键突破,并已建立起覆盖面广且结构鲜明的用户基础。常规AI真人剧的成本已能控制在每分钟1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而精品AI真人剧因算力与人工投入较大,成本每分钟可达2万元至5万元。
工信部:加速推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10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培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近日对外公布。姚珺说,工信部高度重视重点领域场景培育,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加速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他透露,官方将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面向大中小企业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推广一体化、集约化解决方案,开发推广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等重点应用场景。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运维服务等各环节延伸。
姚珺还提及,中国将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拓展机器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聚焦采矿、民爆、应急等领域复杂恶劣的生产环境推广机器人产品,提升危险、恶劣环境下智能作业水平。
同时,研究出台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方案,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工程。研究出台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深化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加快北斗与移动通信、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等技术融合创新。
共同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历史主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国际网络空间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贡献者、秩序的维护者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外嘉宾全面总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生动实践,共商全球网络空间协作共赢之策,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汇聚智慧和力量。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国、属于世界。2015年,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全球互联网“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该理念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回应网络空间风险挑战。系统提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强调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倡导发展优先、安危与共、文明互鉴,中国理念系统回答了全球互联网“为谁发展”“如何治理”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清晰完整的理念框架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获得越来越多国际认同。
以前沿实践引领合作,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汇聚全球智慧、凝聚各方共识的平台。今年乌镇峰会期间,自动驾驶汽车、“眼动输入”无障碍解决方案、人工智能绘画等创新科技产品纷纷亮相,涵盖大模型、智联网、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17个项目获得领先科技奖,12项“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在现场发布,世界互联网大会引领全球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作用持续显现。目前,已有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10余个机构、组织、企业和个人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员。近年来,通过举办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等专题论坛和区域性会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持续扩大“朋友圈”,促进全球对话交流的平台作用不断提升。
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多年来,中国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国际网络空间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贡献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网络安全进程,支持联合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数字支付、短视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积极通过国际合作助力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瞩望“十五五”,中国致力于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必将为各方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合作机遇。
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问题上,中国始终坚守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坚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当前,全球网络空间发展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各方应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中国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成立“中国在非洲互联网企业合作网络”、举行中拉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举办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开设全球互联网人才卓越计划研修班……一系列行动生动诠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方携手发展注入动能,为弥合数字鸿沟作出贡献。
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浩荡前行,网络空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各国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历史主动,携手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我国已建设1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批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已建设1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
据介绍,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批先行先试于去年启动,目前已基本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建设了北京、南京等1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并实现了设施间互联互通,孵化上百个业务场景,汇聚数据开发商、数据交易所等各类主体超过3900家,对外提供数据产品超过13000个。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不断深化场景供给,优先布局一批数据领域新赛道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和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场景;紧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推进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密态计算、智能检索等技术研究;体系化推进数据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系统化应用。(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刘柏煊)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452号